2016-12-17

家/四處為家

世界上最令人感到安心的地方就是
在半夜兩點
沒有一絲光線
還能夠獨自與黑暗共處的地方


我發現
在我身上這種安心感並非少見
曾經在各種角落有過這種感覺
在住的城市街道上
在印尼伊真火山簡陋的小屋子外
在京都借宿的日式塌塌米和一隻黑貓
在挪威朋友家中的房間






總括來說
是一處讓妳心平靜氣直視黑暗的地方

by熄燈後的鈺

2016-11-06

照片沒有的這些那些

跌倒傷口的結痂掉了,瑞典帶回來的感冒也快好了,回家過了幾天誤以為自己睡錯床的錯亂期,現在有種要面對人生的感覺。

還好有照片給我這趟旅程的一點聯繫,看著看著總想到好多事情,不知道你們看我的照片是什麼感覺,但大部分旅行中最有趣最難忘的事情是沒有出現在照片裡的,當然,還有一些鳥事你們也是看不到的。

例如照片中沒有拍到我拖著行李箱在飄雨的倫敦街頭石子路上,一路抖抖抖抖到hostel去,第一次因為走過頭所以來回在路上抖抖抖著找招牌,深深覺得帶行李箱去歐洲是個不智之舉,不推。

照片裡也沒有我在蘇格蘭高地登山時又濕又冷,臉上分不清鼻水還是雨水的抓著岩石爬坡,因為太不想跌坐在羊屎上所以死命的在颶風中保持平衡(北大西洋的風不是開玩笑的),這股堅持剛好沒拍到。

照片中更沒有拍到在冰島時我走路沒看路(在看對街的唱片行)徹徹底底撞上迎面而來的柱子,太陽穴痛了一個禮拜。另,要離開冰島的早晨我徹徹底底地被自己絆倒,卡通式的跪趴在地,手掌和膝蓋破皮流血褲子也破了,在冰島街頭趴地如此經典的畫面恰恰好也沒拍到。

在哥本哈根時住到一間外觀很美但內有蟲蟲危機的hostel,半夜在床上與小紅蟲對戰大輸,整個睡不著所以去廚房泡茶找人聊天到早上。又,我的床與廁所緊緊相依(很想接“的心如何say goodbye"),雖有一片薄木板隔開,廁所裡面的聲音我都還是聽得一清二楚,當第一次近距離強迫聆聽他人製作巧克力布朗尼的聲音時我只有無奈,但嘟嘟好沒拍下。

諸如此類的番外篇不勝枚舉,事後想想好的壞的都是人生,這是我的一小部分,你的呢?(一個很廣告文案的結尾)


2016-11-02

看人遊戲

平時我就喜歡自己待在一處看路人
其實也在玩一個遊戲,就是猜他們的facebook會是怎樣子
例如他們的大頭照會是露臉還是不露臉的
或是上面的banner會是風景照或是天空照
最近更新的近況會是什麼
照片區會不會有自己的相簿或是被別人tag居多
有時候越看越細,發現眼前這位看似很拘謹的女士其實手機殼是卡通圖案
又再次提醒自己還是別以貌取人的好

另外一個我很喜歡的就是看大家身上的包包長怎樣
有些人偏好精簡,東西不多就帶一個小側背包
有些人一個包包不夠,還要拿幾個側背袋或手提袋
又或者看他們手中拿的東西是什麼
尤其在機場登機閘門前等待區,看看大家待會帶上飛機的是什麼東西
看著眼前駐足的人們,並想著這些無所謂要緊的事情
時常可以花掉好多時間

我想我是喜歡觀察每個人的樣子,想更瞭解人這種奇特的生物
每個人都不同,而外在的形態就是內在的表現
光從走路的姿態,講手機的手勢
和人打招呼的方式,和寵物交流的方式
就看得出此人的性格和喜好,自信和自戀度
甚至是否有某方面的偏執或潔癖

而能夠有些空閒時間停下來觀察路人
頭腦內有些餘裕想這些實在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我可能本身是個蠻無憂無慮的人(笑)

回家了
結束一個半月的旅程,回到家三天兩夜了
前兩天都睡不好
第一晚睡到醒來,半睡半醒之間慌慌張張的以為我睡錯床
因為周遭不是狹小的hostel cube 反而是一大面窗
還聽得到外面的車聲
下床想上廁所一踩就踩到地,跟上鋪的感覺怎麼不一樣
意識到我在自己房間的那一刻還震驚了一下
因為不知道原來我房間這麼大
晃著走進廁所間被忽然太亮的燈提醒了
回家了

第二晚也睡到醒來,半睡半醒之間向左望去又以為我睡錯床
因為看到自己的衣櫃,忘記那是衣櫃只覺得一片東西看不清楚
找眼鏡想看清楚時摸到旁邊的烏克麗麗
琴弦因為手指碰觸而發出了一點聲音
曾經是熟悉的睡伴,就算翻身碰到發出聲音也覺得沒什麼
現在這一點聲音竟然提醒了我
回家了

今天是第三晚,不知道晚上會不會又出現以為睡錯床的症狀
睡在hostel的cube太久了,已經習慣窩在小小的格子裡面
心態上不想讓自己覺得在旅行,所以盡量想著我是在外地過生活
不知不覺窩在那樣的cube已變成旅行生活的一部份
這幾天覺得心還困在那格子裡                        
困擾這樣的困卻也稍稍欣喜
人回來,心還沒回來

- - -

關於困這個字
突然想到曾經自己覺得被困在這個城市
二十幾年來只能藉網路和一些假日出遊的日子來讓自己顯得跟外面的世界有點聯繫
困著困著也覺得安心了,這裡有我熟悉的人事物
知道要去哪裡採買民生必需品,哪裡有牙醫,哪裡有修車行,哪裡有最近的公車站

每次到新的hostel都會先將行李放好,然後在check-in的第一個小時慢慢進行我自己的ritual
確認locker的位置,廁所和淋浴間的位置,房間插頭的位置,掛勾的位置
然後依照上下舖來佈置我的小窩,把每天要用到的東西放在床上擺好
每晚回到hostel就可以安心的梳洗,然後回到我的cube寫日記,睡覺,像平常一樣生活

如此熟悉hostel的生活也許和我已經熟知物品的位置,地方的位置有關
例如每間hostel都有個提供大家聚會談話的lobby
一個公共廚房和冰箱,共用餐具和電熱水瓶
投幣式洗衣機和需要櫃檯人員開啟的luggage storage room
廁所和淋浴間,房內附上每床的locker
知道這些地方就宛如知道城市中的診所麵包店便利商店眼鏡行小吃攤一樣
生活起來安穩自在
於是也甘願被困

2016-08-18

2016 Spring in Tokyo

七年前第一次到東京,當時去了好多地方
七年後第二次訪,帶著朋友去了一些重複的地方
新國立美術館,六本木,吃一蘭拉麵
心情好像被拉回當年第一次經歷這些的時候



不同的是溫度
那時候造訪時東京剛進入炎夏,只記得每天都熱得好燒
七年後是冷冷的春天,櫻花盛開
走在一樣的人行道上,看著這些舊大樓新大樓
還有車啊樹啊人啊
想著時間經過了多久,你們變了多少




有天在飄點小雨的11度氣溫下,我獨自在代官山散步
其實是想找蔦屋書店,但迷路了一陣子
所以說是散步,稍微浪漫一點
只是走越久越感覺冷,耐心降低

突然看見蔦屋出現在眼前時震驚了一下
原來剛剛一直不覺得對的方向是對的

抵達的時候天已黑,店裡黃光打得之美
但我不敢開底片機的閃光
照片變成這樣

蔦屋書店真的很棒
不同於連鎖書店,這裡自成一派
各類的書都分得很細,連很冷門的分類都有
厚重的攝影集穿插獨立製作的小刊物,視覺上很有層次感
像這樣的擺法很討人(我)歡心
而販售商品的區域也有依照主題規劃
由內而外的嚴謹又有質量

難怪是最美書店之一
果然有些東西要親眼看見才會相信



@東京車站


@鎌倉


 @秋葉原


all photos were taken by Kodak Fun Saver et moi.

2016.8.18

2016-08-17

紀錄代替記憶

今天突然看到這句話,有點敲醒我
以前寫字寫一寫容易覺得手酸很累,幹嘛寫那麼多
於是停擺,一停就是好幾週,甚至好幾個月
歲月催老,也到了要購買魚油的年紀
我還是乖乖紀錄好了
畢竟記憶會隨著時間模糊,會跟著心情歪斜
會因為回想起的時光背景不同而扭曲
最後根本變成另一個故事了

我還是乖乖紀錄好了

2016.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