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美國(假)上學的日子每天都很新奇,很多感觸
::藝術素養::
男人在管樂團擔任單簧管的角色,有時候我會陪他去練習,坐在後面聽
這陣子他們練了世界名劇--悲慘世界的組曲,所以吹到熟悉的曲子時沒有演奏的同學會跟著唱
而有時候不知不覺會變成大合唱。
我深深覺得對藝術的感受與發揮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不管是繪畫,音樂,舞蹈等等
而且是無需上才藝班,在學校就能養成的
重點是學校要有能力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充沛資源
想學樂器就加入樂團,沒有錢買自己的樂器就用學校的
我很驚訝這裡的鋼琴室好幾十間,完全免費使用也不需要登記
前提是 大家都要有共識:要學會基本保養維護樂器,與"分享"資源
***
::求知慾&表現慾::
我不知道台灣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在美國課堂上老師一丟問題大家馬上舉手想發言 沒有被點到的同學還會失落不已
在台灣大家盡量避開老師眼神 能做越角落越好 能不回答就不要思考
很多和我同年的人仍沒有辦法認真讀完一本書
越來越多人在網路上發表的都是斷續的句子 沒有結構的短文
甚至很多只是用單字來敘述自己的想法
教育讓我們只會乖乖受教 變成了啞吧嗎?
***
::學習態度::
我花最多時間在圖書館
而我最常看到的景象是團體討論是總是充滿學生
白板上寫密密麻麻 大家認真的討論報告的樣子
就算是讀書區也都是真的在"讀書"的同學
而不像台灣很多學校 圖書館是大家休息看電影的好去處(越講越心虛)
對自己正在學習的科目能夠有極大的熱情和責任感
或許是目前台灣學生最缺少的
***
::禮貌::
在這個溫馨可愛的小鎮遇到人行道一定是行人比車輛大
每次走在校區內都很安心 就算巔峰時刻每台車都還是乖乖排隊等人走光
其實在車裡罵得要死 都快遲到了
但這就是公民素養 --表現出禮貌與秩序
***
::熱愛大自然::
在校園內我最喜歡看到的景象是 大家都盡情享受自然資源
無論是坐在草皮上野餐 或讀書寫作業 甚至只是隨意的躺在草地聊天曬太陽
有時候正中午大太陽直直射 還是有人閒暇的在使用筆電
我都很懷疑這樣不會閃光嗎?
在台灣我就讀的學校 一進門口就有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
唯一使用的時候是每年六月拍畢業照
或是工人除草的時候
....
***
::團體向心力::
參加社團的人都喜歡被歸類在一個群體裡
有認識的朋友 有共同的目標 有歸屬感
而且深深地引以為傲
學校有周邊產品 衣服帽子馬克杯都有
社團也會印帽T 有些還會另外繡上同學的名字
大家都會驕傲的展現給別人看 這就是我屬於的地方
這種向心力與自信是我很欽羨的
不知道這樣想是否正確
我想 美國教育之所以能讓學生引起好奇心與主動學習的心態
在於他們能夠實行以"學“為中心
而非台灣教育的 以"教"為中心
如果希望有更好的下一代 更好的社會 國家
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難得雄偉的結語)
2013-03-20
2013-03-14
無用論
我們的包包口袋總是放滿東西
手機錢包鑰匙等必備物品 之外
還會有各式各樣“出門可能會用到”的東西
每一次出門的裝備 不管去哪裡 一定會有一樣東西用不到
所以總是在出門前確認再確認
哪樣東西可以放回桌上
哪樣東西今天絕對不能缺少
好處是包包重量減輕 做事情效率變快(東西少很好找)
可以自己做準確的決定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信用卡沒帶就不能購買奢侈品)
壞處是有時候會突然需要那個放回桌上的東西
(不過那也可以解釋為 你在出門前沒做好準確的決定)
此情況非常偶爾 因為經過無用論的長期訓練可以培養出精準的第六感
某年的五天四夜旅遊 我就靠著無用論 帶著一個輕巧的後背包出門
但因自信過滿沒帶到小雨傘(三天都在下雨)
多帶了太陽眼鏡(三天都在下雨)
不過在哪裡跌倒就在那爬起
從此之後我深愛無用論
基本上 無用論就是生活的減法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心裡出現“要是....怎麼辦?“的問句
擔心害怕未知 尚未發生的事情 是無法好好運用無用論的
沒帶到小雨傘就去711買一把便宜又大支的吧!
多帶的太陽眼鏡就讓它睡在民宿吧!
訂閱:
文章 (Atom)